一、施工前准备
设计方案审查
在施工前,应仔细审查防水工程的设计方案,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。设计方案应包括防水等级、防水材料选择、施工工艺等内容。
例如,对于地下室防水工程,应根据地下室的使用功能、水位情况等因素确定防水等级,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。
材料准备
选择质量可靠的防水材料,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、耐久性和环保性。防水材料的品种、规格、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。
对防水材料进行抽样检验,合格后方可使用。例如,对防水涂料进行拉伸强度、断裂伸长率、不透水性等性能指标的检测;对防水卷材进行厚度、耐热性、低温柔性等性能指标的检测。
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,如搅拌器、喷枪、刷子、滚筒等,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。
二、基层处理
基层清理
施工前,必须将基层表面的尘土、杂物、油污等清理干净,确保基层表面平整、坚实、干燥。
对于混凝土基层,应将表面的浮浆、疏松部分剔除,并用水泥砂浆修补平整;对于砖墙基层,应将表面的灰浆清理干净,并用水泥砂浆勾缝。
基层修补
对基层表面的裂缝、孔洞等缺陷进行修补。对于较小的裂缝,可以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封堵;对于较大的裂缝和孔洞,应先进行凿除处理,然后用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。
例如,对于地下室混凝土墙面上的裂缝,可以采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进行修补,确保裂缝处不渗漏。
基层干燥处理
防水工程施工要求基层必须干燥。对于潮湿的基层,可以采用通风、加热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,确保基层含水率符合要求。
例如,在夏季施工时,可以打开门窗进行通风,加速基层的干燥;在冬季施工时,可以采用加热器对基层进行加热,提高基层的温度,加速水分的蒸发。
三、防水材料施工
防水涂料施工
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防水涂料的配制和施工。防水涂料的配制比例应准确,搅拌均匀,不得有结块现象。
采用涂刷、滚涂或喷涂等方法进行施工,确保防水涂料均匀地覆盖在基层表面。涂刷时应注意厚度均匀,不得有漏刷、起泡等现象。
防水涂料施工一般应分多遍进行,每遍涂刷的方向应相互垂直,以确保涂层的密实性和整体性。例如,第一遍涂刷应沿水平方向进行,第二遍涂刷应沿垂直方向进行。
防水卷材施工
防水卷材的铺设应平整、顺直,不得有扭曲、皱折等现象。卷材的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不小于100mm。
采用热熔法、冷粘法或自粘法等方法进行卷材的粘贴。热熔法施工时,应控制好火焰的温度和烘烤时间,确保卷材与基层粘贴牢固;冷粘法施工时,应使用专用的胶粘剂,涂抹均匀,不得漏涂;自粘法施工时,应将卷材底面的隔离纸揭掉,然后将卷材粘贴在基层上,压实排除空气。
对于阴阳角、变形缝、穿墙管等部位,应增加卷材附加层,加强防水处理。附加层的宽度一般不小于500mm。
四、施工过程质量控制
施工环境控制
防水工程施工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。一般来说,防水涂料施工时,环境温度应在5℃以上,35℃以下;防水卷材施工时,环境温度应在-10℃以上,40℃以下。
避免在雨天、雪天、雾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施工,以免影响防水工程的质量。例如,在雨天施工时,基层表面容易积水,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的粘贴效果会受到影响,容易出现渗漏现象。
施工工艺控制
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,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标准。施工过程中,应加强对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,如基层处理、防水材料施工、细部构造处理等。
例如,在防水卷材施工过程中,应注意卷材的搭接宽度、粘贴牢固程度等,确保卷材的防水效果。
质量检验
施工过程中,应加强对防水工程质量的检验。每一道工序完成后,应进行质量检验,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。
质量检验的内容包括基层处理质量、防水材料质量、施工工艺质量等。例如,对基层表面的平整度、干燥程度进行检验;对防水材料的厚度、均匀性进行检验;对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、粘贴牢固程度进行检验。
五、施工后保护
成品保护
防水工程施工完成后,应及时进行成品保护,避免后续施工对防水工程造成破坏。
例如,在防水卷材施工完成后,应及时铺设保护层,避免人员踩踏和机械损伤;在防水涂料施工完成后,应避免在涂层表面进行重物堆放和敲打等作业。
蓄水试验
防水工程施工完成后,应进行蓄水试验,检验防水工程的质量。蓄水试验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4小时,蓄水深度应不小于20mm。
在蓄水试验过程中,应观察有无渗漏现象。如有渗漏,应及时进行修补,直至蓄水试验合格为止。例如,对于卫生间防水工程,应在卫生间地面蓄水,观察楼下卫生间顶棚有无渗漏现象;对于屋面防水工程,应在屋面蓄水,观察屋面有无渗漏现象。